在选择洗瓶机的清洗液时,需要根据实验室的具体需求、玻璃器皿的材质以及所要清除的污垢类型来决定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清洗液类型及其适用场景:
铬酸清洗液:
配制方法:在烧杯内加入工业浓硫酸并加热,缓慢加入重铬酸钾粉末并不断搅拌,待全部溶解并冷却后贮存。
适用范围:可有效清除油污、手印等污垢。但需注意,铬有致癌作用,配制和使用时要极为小心,并做好必要的防护措施。
工业浓盐酸:
适用范围:可去除水垢及某些无机盐沉淀。
30%硝酸溶液:
适用范围:多用于洗涤微量滴管及二氧化碳测定仪。
5%草酸溶液:
使用注意:用数滴硫酸酸化,可去除高锰酸钾残留。
5%~10%磷酸三钠(Na3PO4·12H2O)溶液:
适用范围:可有效洗涤油污物。
5%~10%乙二胺四乙酸二钠(EDTA-Na2)溶液:
使用注意:加热煮沸后多用于清洗玻璃仪器内壁的白色沉淀物。
尿素洗涤液:
适用范围:是蛋白质的良好溶剂,多用于洗涤残留蛋白质的玻璃器皿。
有机溶剂:
常见种类:如二甲苯、乙醇、丙酮、乙醚等。
适用范围:根据相似相溶的化学原理,二甲苯可清洗油漆,乙醇等可清洗油脂、脂溶性污渍。
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钾的混合溶液,以及含有高锰酸钾的乙醇溶液:
适用范围:这两种强碱性洗涤液可有效清除玻璃器皿内壁的污垢,但需注意对玻璃器皿具有侵蚀性,使用时应严格控制洗涤时间,避免过长。
此外,市面上也有许多专用的实验室清洗剂可供选择。这些清洗剂通常经过专业配制,能够满足不同实验室的清洗需求,且具有高效、环保、安全等特点。在选择时,可以优先考虑知名品牌、用户评价高以及符合实验室安全标准的产品。